此外,亦有不依上述規律,只以源發山名及/或流入(或流經)地名之其中一字,配套成石澗名稱,例如虎白石澗、花潭石澗、黃涌石澗等,此類石澗名稱對資深行友當然不會構成溝通上的困難,但對初習行山者言,卻有無所適從之感覺;但無論如何,這批前人留下的命名,亦只得繼續沿用、否則將引來更大混亂。 近日,《香港郊野活動聯會團體會員聯合旅訊》內,某隊伍的活動消息,卻以「大玄石澗」一名,取代源發大帽山流經圓玄學院的「大圓石澗」,兩者發音雖然相若,但用字卻截然不同。未知今次是否「大圓石澗」同澗異名之濫觴,或是更改命名準則之起始,惟若此風繼續瀰漫,勢必對有關資料在流傳方面,產生一定程度的後遺症。 |